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南朝,要变天了。
“楚王,听说晋国皇帝下令召回了你掌管的西线的二十万大军的一半,不知道这件事情是不是属实?”楚王府中,林轩紧张的对着陈永兴问道。出门在外作为一个密使真的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首先一点便是消息的闭塞。
南朝可不是秦国,这里的情报机构是当今世上最发达的,要知道天机殿可是从前朝传承下来的一套完整的特务情报机构啊,秦国的天鹰堂虽然实力不俗,但是想要和这些前朝的老字号争雄那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晋国之所以能够安然生存与长江南岸,与晋国高度发达的情报机构是分不开的。
林轩自从来到晋国之后马上便发现了这一点,而幸好秦国所选择的楚王虽然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倒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这个家伙知道选择和秦国合作,时不时的透露些信息给林轩,不然的话单凭林轩一个人想要在这鱼龙复杂的金陵城中大谈到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信心还真的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这个时候陈永兴恐怕是整个南朝最郁闷的人了,先是损失了自己的得力助手礼部尚书胡卫永,接着整个荆襄军区的军队又被自己的父皇直接下令调回了京城,可以说整个京城中损失最大的皇子就是他楚王陈永兴了。
陈永兴不知道正观皇帝究竟是怎么想的?兄弟几个这么多为什么别人不动却偏偏挑选了自己?难道说正观皇帝心中已经彻底放弃了自己了吗?还是说这一切只是巧合,因为和周国订立了盟约,为了表示晋朝的诚意所以按照盟约上的要求先行撤回了军队?
陈永兴并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于自己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情,陈永兴眼下要做和能做的,就是韬光养晦,隐藏起自己的一切力量,等待一个良好的时机再出来争雄。
陈永兴叹道:“林大人,想必你也得到消息了,没错,本王麾下的二十万军队已经被父皇调回了十万,现在的形势对于本王而言十分的不利,本王劝林大人最近一段时间也不要随便外出走动了,还是安静一些的呆在王府中吧。”
林轩没有想到事情的变化会这么的快,前些日子楚王还是晋国首屈一指的权势王爷,这眨眼之间楚王便受到了正观皇帝或明或暗的打压,虽然在朝中依旧是势力极大的一位,但是失去了麾下的十万大军和一名礼部尚书,楚王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不过这样也好,楚王的失势正好为大秦提供了一个相当良好的机会,为了争逐大位,势力锐减的陈永兴要想打败自己的那几个兄弟就必须依靠外部力量的支持,而一直以来支持楚王的便是秦国,这一次只怕楚王和秦国的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林轩心中暗自高兴,表面上却是恭敬的问道:“不知道楚王殿下接下来想要怎么做?不管楚王殿下做什么打算,我秦国都将会是王爷最坚定的支持者,如果有需要我大秦的地方楚王殿下尽管直言,秦国绝对坚定的支持王爷。”
陈永兴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秦国也是不安好心的,他这么坚定的支持自己肯定也是对自己有所图谋,或者说是对晋国有着些许不切实际的想法,想要通过支持自己得到某些好处。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秦国以为能够从自己身上得到他们需要的利益,所以秦国才会支持自己为储,而一旦他自己失去了利用价值,秦国还会这么支持自己吗?
陈永兴虽说有些不大明事,但是这些最简单的道理他还是懂得,要合作就要有付出,况且这个时候他也确实需要秦国的支持,陈永兴道:“多谢贵使的美意,本王心领了,又需要的时候本王会知会贵使的,本王现在想要安静一阵,没什么事情的话贵使也回去休息吧。”
在林轩离开之后,房间中突然突兀的出现了一个身影,一个年纪在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拿着把古朴的折扇出现在楚王的身边,低声道:“王爷,你真的打算和这群西北秦人合作吗?依在下看他们根本就是没安好心,和他们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啊。”
陈永兴叹道:“司马先生,本王当然知道他们心有所图,只是眼下父皇也不知道是怎样的想法?你也看到了,本王手上的兵权被父皇收回了大半,二十万西部军区将士被父皇下诏调回了十万,这等于是硬生生的砍去了本王的一只臂膀啊,如果再不寻求外力支持的话,本王拿什么去和几个王弟争夺储位?”
那个被叫做司马先生的男子说道:“王爷切莫说这些丧气话,在皇上没有宣布太子之前谁都有机会,又谁都没有机会,太子永远只有一个,现在皇上既然没有册立太子那么王爷就还有机会,也许这一次也是皇上在考验王爷也说不定呢?所以王爷千万不能放弃,也不能做出什么让皇上失望的事情才好啊。”
陈永兴点头道:“司马先生放心,本王还没有到自暴自弃的这种程度,谁是最终的赢家还说不定呢?只是这个时候本王的那几个王弟只怕都已经高兴的睡不着觉了吧。”
司马青云嘿嘿奸笑道:“嘿嘿,王爷,这个时候便让他们高兴一阵又如何,只怕以后这样的机会他们都很少再有了。”
就在楚王府中楚王陈永兴和自己的谋士在商讨着某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口中的那几个兄弟这个时候真的便如他们所说的一般在各自的府邸之中弹冠庆贺,争相庆祝着这一个来自自己兄弟失势的大好消息。
楚王陈永兴一直以来便是诸多皇子之中权势最大的一个,因为他是最年长的皇子,本身的才学虽然有些不足,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被册立为太子,所谓储君立长便是这个道理。
能进入朝堂的这些官员哪一个不是人精,哪一个不是经过了重重困难阻难,经历了千重万劫才爬上来的,然而就是这样难得的高级精英人才,他们之中却是有很大一部分是支持楚王陈永兴上位,原因极其简单,就是因为他是长子。
这点上桂王,吴王和平王等人是相当的不爽,然而这个世界的现实就是这样,皇家之中长子吃香,天家帝位除了谋朝篡位,只要是正常的继承,那不外乎就是沿袭千古的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立长,立贤,古往今来,皇帝家册立太子,选中储君继承人的方法和准则不外乎就是这么三条,就看你皇帝自己怎么考虑,怎么舒服怎么来,千百年来没有逃出这个道理的。
正观皇帝年近七十,这么多年来都不册立太子,尽管他是有着自己的打算,但是他心中的这些想法大臣们并不清楚,正观皇帝也没有办法和他们说清楚。国不可一日无君,同样的,拥有着一个年近古稀,随时都有可能殡天的皇帝的晋国而言,乘早册立储君,早一日国有储君,便能早一步的安定人心,稳定社稷。
于是朝堂之上便出现了这么有趣的一幕,所有的大臣都在清立太子,但是正观皇帝就是不同意册立太子,双方形成了拉锯战,长期的进行着无聊的消耗战。而朝臣在劝说正观皇帝无果后便转而各自支持起这几个比较得宠的王爷。
而其中最受这些迂腐的士大夫们支持的,自然便是年纪最长的楚王殿下了,谁让正观皇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