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以及旅行者共同组成一个大型的狩猎圈;然后,他用笛子和鼓等将动物驱赶至圈内,之后便由权贵们使用各种武器进行猎杀。[113]第三个例子来自英国旅行者奥文顿(Ovington),他于1689年见证了在印度城市苏拉特所举行的一场围猎活动:“有时,田野上会出现一大群人,他们一起行进,围成一个圈,进而找寻猎物;当他们来到一个认为会有猎物出现的地方时,便会将该地团团围住,站成一个圈,手持棍棒和武器,让其他人为他们驱赶猎物。”[114]
从这些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狩猎活动需要从军队和普通大众中征集助猎者作为劳役。其次,各种动物都被驱赶至作为临时围栏的圈内。最后,当动物被围住后,猎手们便开始选择并猎杀猎物。
诚然,尽管我们可以说内亚地区与中东地区的广阔空间本身有利于进行围猎这种类型的狩猎活动,但实际上围猎活动也适合于许多其他地形。埃及马穆鲁克王朝(Mamlūks,公元1250~1519)的统治者拜伯尔斯(Baybars,1260~1277年在位)便曾在森林地区中使用过一种狩猎圈(al-ḥalqa)技巧;贾汗吉尔曾在印度的山区中进行过围猎活动;甚至,旭烈兀(Hülegü,1255~1265年在位)——伊朗的第一位蒙古领袖——曾经在阿姆河(Amu Darya)下游的丛林中使用骆驼以围猎(jerge)的方式捕杀过狮子![115]这种狩猎方式的弹性还体现在另一方面:有的时候,狩猎圈并非完全封闭,而是形成一个圆心和两翼,契丹皇帝便自此处乘马车进入。[116]在其他时候,猎手们会先分别围成多个封闭的狩猎圈,之后再彼此交会起来。成吉思汗的军队一般会围成两个狩猎圈,贾汗吉尔与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公元1662~1722年在位)则会在相邻的地点组成三个更小的狩猎圈,以获得不同的狩猎体验。[117]
图3 乾隆皇帝打围
资料来源:朗世宁1757年绘,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RMN)/纽约艺术资源档案馆(Art Resource,NY)联合授权。
这里可以进一步论述有关绳墙的问题,因为这与狩猎规模有着直接的联系。正如前文所述,在皇家狩猎活动中,绳网是一种重要的并沿用至今的装备。亚美尼亚的君主、唐朝的王公贵族、加洛林王朝的皇帝以及基辅大公都会在野外狩猎时使用绳网,但究竟是将其用于大量围捕猎物,还是用于捕捉单只动物,这其中的具体用途后人有时并不清楚。[118]
关于绳网的功能与用途,中国的史料再次为我们提供了早期而准确的信息。[119]据《汉书》记载,公元前11年,汉成帝(公元前33~前7年在位)举行了一场大型围猎活动。这次狩猎活动共有11000名士兵参加,他们用猎网将南山包围起来,一旦猎物集中进入圈中,皇帝的胡人宾客便可以选择他们想要的猎物进行捕猎。[120]大约1250年后,宋朝的使节彭大雅[121]这样描述了发生在蒙古的一场围猎活动。
无论统治者何时外出打围,他都需要聚集一大批人同行。这些人在地面上挖洞,插入木杆作为标杆。他们用毛绳将木杆绑在一起,在杆上系上毛毡制成的“羽翼”。这与中原用网来捕捉野兔的方法如出一辙。这种装置彼此相连,一直延续一二百里。然后,当风吹动“羽翼”时,所有的猎物都会因恐惧而不敢逃走。之后,猎手便会将猎物驱赶到一处集中捕杀。[122]
核心区域的宫廷也在狩猎活动中大量使用绳网。莫卧儿帝国修建了各种式样的两侧有围墙的道路——被称为“tashqawal”和“nihilam”——用于驱赶和引导猎物。[123]贾汗吉尔便曾利用这种道路将大量猎物从甲地驱赶至乙地以供更好的消遣。在这个例子中,围墙由帆布(sarā-parda)构成,每一段包括了1科斯或约合2英里的距离。[124]伊朗的萨非王朝在其皇家狩猎活动中也使用了围墙,托马斯·赫伯特(Thomas Herbert)对此的评论同样可以让我们一窥内情。他记述道,当猎物被驱赶至某个理想区域后,“人们便会用一张由铁丝和绳索织成的大网将其围住,固定用的柱子[在数量上]等同于600匹骆驼”。[125]
围墙的数量只是核心区域中皇家狩猎活动宏大规模的象征之一。在最后一节中,我们将谈及一些其他的估量方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