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9章 Restoration 王朝复辟(1660—1688)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机厚颜无耻地沿泰晤士河逆流而上,抵达查塔姆(Chatham),他们在这里烧毁了13艘船只,并且拖走了英格兰海军旗舰“皇家查理”号(Royal Charles)。此事令英格兰蒙羞。在海军大臣塞缪尔•皮普斯看来,“整个王国士气低落”。人们公开将这次失败归咎于查理二世放纵的生活方式。 克拉伦登伯爵注26遭到弹劾,被流放,权力转移到国王的新支持者手中,这些人分别是克利福德(Clifford)、阿林顿(Arlington)、白金汉(Buckingham)、阿什利(Ashley)和劳德戴尔(Lauderdale),他们5人的英文名字首字母连起来的意思是“阴谋”(cabal),由此为英语添了一个新词。查理二世的无能外交政策引发了骚乱。英格兰先和荷兰结盟对抗法国,这在最初颇受民众欢迎。但梅德韦(Medway)突袭事件即前文提到的荷兰人沿泰晤士河而上的突袭行动。发生不到一年,英格兰破坏英荷联盟,转而于1670年与法国结盟对抗荷兰,查理二世在丹佛偷偷和路易十四的使者团签订了盟约。英法盟约规定,英格兰与荷兰作战,作为回报,法国会向查理二世支付补贴金,如此一来查理二世就不必再召开议会。此外,为了得到更多援助,查理二世要“在国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在英格兰恢复天主教。这简直是肆无忌惮地重演他父亲查理一世1623年背地里主动向西班牙提出条件的情景,同样此举也是对《布列达宣言》和议会此类事务定夺权的公然蔑视。

英格兰此刻对一位22岁的荷兰新教英雄奥兰治亲王威廉(William of Orange)掀起热议,他于1672年在荷兰抵抗法国进攻,下令打开水坝,发誓“奋战至死”。丹佛秘密协约的内容开始泄露时,怒气冲冲的议会宣告废除这份协约,并于1673年通过了《宗教考察法》(Test Act),规定禁止天主教徒担任公职。查理二世的弟弟兼继承人约克公爵詹姆斯宁愿辞去海军大臣一职,也不愿遵守《宗教考察法》放弃天主教信仰,情况更加恶化。詹姆斯在妻子安妮•海德去世后,娶了摩德纳的玛丽(Mary of Modena),她是天主教徒。骑士议会领导人物丹比伯爵(Earl of Danby)一手处理查理二世和议会之间不断恶化的关系,他安排詹姆斯信仰新教的女儿玛丽嫁给英勇的奥兰治亲王威廉,这是民众喜闻乐见的。这样应该能确保詹姆斯的继承人是新教徒。可是万一詹姆斯的妻子玛丽生下儿子怎么办?

反天主教动乱令人不由想起盖伊•福克斯时代的天主教阴谋案。1678年,一名疯疯癫癫的牧师斯•奥茨(Titus Oates)向枢密院报告说,天主教要阴谋刺杀国王、烧毁伦敦、招募天主教军队,并使英格兰臣服于法国。虽然,后来发现奥茨是个骗子,可是消息已经传开了,人心惶惶,议会要求扩充《宗教改革法》,特别规定詹姆斯和天主教继承人不得继承王位。查理二世忍无可忍。1679年,他解散议会,并在接下来两年时间内相继召集并解散了3个议会。这几个议会一个比一个态度恶劣,要求查理二世签署法案剥夺其弟的继承人资格。他拒不签署,这个法案最终销声匿迹。在一片忙乱中,议会里开始形成“派系”。以丹比伯爵为首的保皇党人明确同情国王,他们被称为“托利党”(Tories),名字取自一帮爱尔兰天主教强盗。国王手下那些亲荷兰的反对者被称为“辉格党”(Whigs),名字取自狂热的苏格兰原教旨主义者。新召集的几个议会辉格党势力强大,自1681年起,极为恼火的国王决定通过一帮枢密院盟友实行个人统治,一如昔日的亨利八世、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查理二世用法国国王给他的补贴金负责个人开销。他的情妇们大吃一惊,连忙联合起来向他要钱。



荷兰人突袭位于梅德韦的英国皇家海军,体现出查理二世在外交政策上的无能。这被视作英国的耻辱。

尽管整日生活在阴谋诡计之中,查理二世仍然保持了一颗乐观宽容之心。他厌恶各种狂热,虽然被人怀疑同情天主教,他还是保持了自己的信仰。1681年,他甚至祝福了放逐在外的贵格会教徒威廉•佩恩(William Penn)所建立的宾夕法尼亚殖民地。后来佩恩受邀回国觐见国王,他拒绝摘下帽子,见此情景,查理二世好脾气地摘下自己的帽子,半开玩笑地表示在这种场合,规矩是“我们总有一人得摘下帽子”。1683年,查理二世和詹姆斯在从纽马克特(Newmarket)赛马场返回的路上险遭“黑麦屋”(Rye House)阴谋分子暗杀。传言这宗阴谋和辉格党脱不了干系,这使皇室兄弟俩在政治上得到些许喘息的机会。然而两年后,查理二世突然死于中风,终年54岁。他一生放荡不羁,纵情声色,不过他在统治期间努力做到了宗教宽容。和所有斯图亚特家族国王一样,他的失败主要因为他大肆铺张,并为此不惜向天主教欧洲索要金钱援助。复辟时期议会再度采取“无申诉不交税”的强硬做法,这是他堕落的原因所在。查理二世在弥留之际改信天主教,将王位传给了詹姆斯,不过他很清楚詹姆斯的政治才能。他预言说,詹姆斯的王位坐不长久。他说的没错。

詹姆斯二世(1685—1688年在位)在登基前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军旅生涯,不过他毫无幽默感,而且脾气暴躁。内尔•格温称他为“闷闷不乐的吉米”(dismal Jimmy)。议会投票新拨了一笔款,但却很快被用来镇压一场叛乱,叛乱头目冒认是查理二世年纪最长、信仰新教的私生子蒙默思公爵(Duke of Monmouth)。1685年,这场叛乱最初在西部发展势头迅猛,叛军后盾是装备不良的前圆颅党人。叛乱终结于萨默塞特郡塞奇高沼(Sedgemoor),死伤无数。王军副指挥是约翰•丘吉尔(John Churchill),他年轻英俊,野心勃勃,和查理二世的情妇芭芭拉•维利尔斯交往甚密。他娶了一位同样野心勃勃的妻子,即王后的侍女莎拉•詹宁斯(Sarah Jennings)。

冒牌蒙默思公爵后来被处死,他的追随者也没什么好下场。杰佛利( Jeffreys)法官的“血腥裁决”处决了300人,鞭打或流放了数百人,就连詹姆斯二世手下同情托利党的人也看不下去。塞奇高沼战役之后,詹姆斯二世拒绝解散王军,这支军队多是爱尔兰士兵,里面有100名军官是天主教徒。詹姆斯二世要求支付王军军饷,并且废除《宗教考察法》,议会一口回绝,詹姆斯二世随即解散了议会。詹姆斯二世任命多个天主教同情者担任法官和枢密院要职,甚至还开除了牛津郡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的教员,只因这些教员不肯接受他指派的天主教院长。詹姆斯二世做事毫无策略。

1685年,路易十四也不让詹姆斯二世省心,他废除了《南特敕令》(Edict ofNantes),《南特敕令》先前保证会宽容对待法国新教徒。传言天主教大屠杀近在眼前,法国难民一下子挤满了伦敦城。虽然詹姆斯二世实行审查制度,但每座教堂都回荡着谴责天主教暴行的话,这进一步团结了英国国教徒和不信奉国教人士,他们一起站到国王的对立面。詹姆斯二世针对所有新教徒颁布了“信教自由令”(declaration of indulgence),要求每座教堂向教众宣读,可天主教徒也同样享受信教自由,这引起了英国国教徒的不快。7位主教拒绝宣读“信教自由令”,詹姆斯二世命人逮捕他们,并以妨碍治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