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9章 The Second World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仍是国与国之间的经典较量,这场战争的发起者是独裁国家德国和日本,两国旨在追求希特勒所说的“生存空间”。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也许没什么能够阻止希特勒侵略波兰或捷克斯洛伐克,因为欧洲各国谁也没准备考虑派重兵攻打德国。德国进攻东部和西部国家的时候,各国唯恐重燃1914年“一战”的战火。1940年春天,斯堪的纳维亚开始沦陷,希特勒的野心昭然若揭,在政治领域也掀起一场腥风血雨。1940年5月,张伯伦因决策失误被迫辞职,丘吉尔接任首相,后者数10年来一直预言对希特勒采取绥靖政策必将导致目前的后果。丘吉尔以首相身份在议会发表的首次演讲中提出“(我们)能奉献的没有其他,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and sweat)。

德国装甲军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横扫欧洲大陆。5月19日,装甲纵队罔顾法国的反对,快速向巴黎挺进。英国远征军于8个月前抵达,此时奉命向北撤回法国北部港市敦刻尔克。在敦刻尔克,英国远征军在一支临时匆忙组建的皇家海军舰队的帮助下才离开海滩,随行护送的“小型船只”舰队浩浩荡荡,为后人津津乐道。从5月27日到6月4日,33.8万人疏散撤离,其中有12万是法国人。希特勒下令“将敦刻尔克留给德国空军处置”,这才避免了大规模监禁的灾难发生。事实上,盟军的所有重武器都被迫遗弃。英军被彻底打败,虽然战败对英军而言是家常便饭,从克里米亚战争到加里波里半岛战役皆是例证,但“敦刻尔克精神”被誉为英国在逆境里坚定不移的一种精神胜利。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英国陆军遭受过的最惨烈失败。经过了四年多的时间,最终实现了诺曼底登陆日的反击。

此时的英国处于孤身作战的状态。东欧、斯堪的纳维亚和低地国家处于希特勒的控制下。法国一半领土被德国占领,另一半领土由贝当元帅统治,他向德国投了降。德国与苏联、地中海和西班牙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东方的日本是德国的盟友,日本此时业已走上帝国扩张之路,不久便迅速占领中国香港和缅甸,并对新加坡和印度虎视眈眈,这是对大英帝国的羞辱。英国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英国失去了查塔姆、小皮尔和帕默斯顿等前人打下的江山,并在30年后再度遭遇德国对英国进行海上封锁的威胁。

丘吉尔就当前形势发表了一系列演讲,这是英国历史上最了不起的演讲。演讲的对象是下议院议员及无线电听众,演讲内容没有虚假的乐观主义和陈词滥调,而是利用新闻报道和现实境况号召人们积极拿起武器。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发生之后,丘吉尔宣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们都要捍卫我们的岛国。我们要在海滩上战斗,我们要在陆地上战斗,我们要在田野和街道上战斗,我们要在群山里战斗,我们绝不投降。”6月18日,他宣布:“所以,我们要勇敢承担责任,这样,如果大英帝国和英联邦能够千秋万世,人们仍然会说:‘这是他们最光辉的时刻。’”

和“一战”爆发之初一样,美国此时选择明哲保身,无视丘吉尔三番五次的求助。华盛顿的孤立主义立场很坚定,在很大程度上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不过希特勒认为,如果美国参战的话,将需要英国作为其跳板,而此时的英国是德国的死敌。希特勒必须扼杀这种可能性。同年夏天,北海和英吉利海峡沿岸被德军占领的港口集结了大批军队与登陆舰,为发动侵略作准备,这就是代号为“海狮计划”(Operation Sealion)的行动。1938年,众参谋长虽有所保留,不过英国的防御力量不容小觑,其中包括一支200万人的陆军、地方自卫队以及驻扎在苏格兰斯卡帕湾(Scapa Flow)皇家海军基地的海军,后者堪称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海军队伍。在英国空军和海军的防御下,任何入侵的德国舰队都将不堪一击。因此德国空军不得不粉碎英国东南部的空军力量。

从1940年7月到10月的英德战争被丘吉尔称为“不列颠之战”,其间英国战斗机与德国轰炸机和护航机展开了空中格斗,战场是苏塞克斯郡和肯特郡上空。从地面看,它们仿佛是罗马圆形大剧场中的角斗士。英国在这场空战中胜出,主要因为德国飞行员离基地较远,5架德国飞机坠毁,1架英国飞机坠毁。这次空中较量对于避免德国侵略的意义仍有很大争议,因为当时英国海军力量尚未启动。事实上,希特勒于9月决定不能拿英军反向跨越英吉利海峡来袭的可能性冒险,于是下令终止“海狮计划”,和拿破仑昔日在特拉法加海战失利之后放弃入侵计划如出一辙。和拿破仑一样,希特勒将目光投向东边,将英国留给了德国轰炸机。丘吉尔表扬了英国皇家空军,他表示“在以往人类战场上从没有一场像这场一样以少胜多的先例”。



纳粹德国对伦敦进行空袭,英国人首次在家门口尝到了战争的味道,这在近代史上尚属首次。

1940年末,以英国平民百姓为目标的“闪电战”爆发,很可能是为了报复英国皇家空军早先在柏林轰炸平民的行为。欧洲城市之间的互相摧毁是“二战”期间最残忍的战争策略之一,因为作战双方认为针对民居的恐怖性空中轰炸能够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为了“打击敌人的士气”,英国还轰炸了吕贝克和罗斯托克等德国历史古镇,德国人以牙还牙,轰炸了约克、埃克塞特和巴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1942年春“贝德克尔空袭”。其后,在“二战”结束之前,德国还为了制造恐怖专门发明了V1火箭和V2火箭,德国火箭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肆意向英国南部地区发射。文化遗址毁灭,甚至整座城市覆灭,不计其数的平民无辜殒命,但这些损失在军事上都是微不足道的。如此空中侵袭背后的概念一直延续至今。2003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下令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动“震撼与威慑”之袭,此举即是对这一概念的重演。



伦敦民众夜宿地铁站,体现出英国抵抗纳粹德国上下一心的团结精神。

慑于英国的空中优势,德军只能在夜间发动空袭,因此英国城市居民学会了在避难所和地下火车站睡觉,超过8处避难所和地下火车站被改造成内设铺位和简单厕所的招待所,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Henry Moore)在其作品里描绘了这些招待所灯光昏暗的情形。“军中情人”薇拉•琳恩(Vera Lynn)的歌声陪伴着人们度过这些艰难时光,她当时演唱的歌曲有《多佛白崖》(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这里永远是英格兰》(There’ll Always Be an England)和《一只夜莺在伯克利广场歌唱》(A Nightingale Sang in Berkeley Square)。对很多人而言,那是一段痛苦、惊恐的岁月,当时政府大力宣传“伦敦大轰炸精神”,人们无疑建立了患难之谊,他们大骂纳粹和德国政府。乔治六世和王后伊丽莎白成为抵抗的象征,他们没有逃离伦敦,而是被拍到亲自到白金汉宫视察轰炸所造成的损失。丘吉尔同样也坚信“伦敦能坚持下去”,他被拍到身穿标志性的连衫裤工作服坐镇白厅指挥中心。

1941年春天,伦敦大轰炸的力度有所减弱,但也没什么好消息传来。德军正在朝南方和东方挺进。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