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章 突厥人和西突厥汗国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突厥人原居叶尼塞河上游,6世纪初期来到阿尔泰山西南坡,在此开始了游牧生活,并发展壮大起来;到6世纪中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突厥汗国。突厥汗国强盛时期的疆域:东至大兴安岭,西抵西海(里海),北越贝加尔湖,南至兴都库什山以北。然而,由于游牧经济的分散性,草原局势的不稳定,各部落联盟的瓦解和重组瞬息万变。突厥政权的统一不能持久,突厥汗国很快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严重的内乱和中原王朝的压力导致了东、西突厥帝国的日趋崩溃,先后被中原的唐王朝灭亡。



第一节 突厥人


中国史书所记的铁勒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 1秦汉时期称丁零,魏晋南北朝时期称敕勒,隋唐时期开始称铁勒。到4世纪,铁勒已经成为部落众多,人强马壮的大部族,分布在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之间的地区内。其中,在蒙古草原北部的一支铁勒部落因建造的轮车高大而被称为高车。4世纪末,高车部被东面的柔然部征服,487年,柔然可汗豆仑邀高车部攻打中原的北魏王朝,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不从,并劝阻之。豆仑不听,于是,阿伏至罗与其弟穷奇率所属十余万落(户)西迁,他们是最早进入中亚草原的铁勒人。

此后,铁勒族陆续西迁,到6世纪时,铁勒人已经遍布于里海以北草原。据《隋书》记载,铁勒人“种类最多,自西海之东依山据谷,往往不绝。……金山西南,有薛延陀、咥勒儿、十盘、达契等,一万余兵。康国北,傍阿得水,则有诃咥、曷嶻、拨忽、比干、具海、曷比悉、何嵯苏、拔也末渴达等,有三万许兵。得嶷海东西,有苏路羯、三索咽、蔑促、隆忽等诸姓,八千余。拂菻东,则有恩屈、阿兰、北褥、九离、伏嗢昏等,近二万人。……虽姓氏各别,总谓为铁勒”。金山即今阿尔泰山,阿得水依日本学者白鸟库吉考证为今俄境伏尔加河; 2据近代学者洪钧(1839—1893)考证,得嶷海为今里海 3,拂菻指东罗马帝国。由此可见,铁勒人已经迁到了里海以北的中亚大草原上。

突厥是铁勒的一支。“突厥”在突厥碑文中写作Türk,因此,Türk是他们的自称。关于“Türk”一名的词意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据《周书》记载,突厥人所居的金山“形似兜鍪,其俗谓兜鍪为‘突厥’,遂因以为号焉”;而西方大多数学者认为,“突厥”是一个统治家族的名称,意思是“强大”、“刚毅”。美国学者加文·汉布里认为Türk是“人”和“创造者”的意思;巴托尔德认为Türk与表示法律、法规、法制的“türn”有关;而在成书于11世纪的《突厥语大词典》中,Türk意为“成熟”、“旺盛”。对于Türk一名的含义,至今未有统一的意见,不过,从突厥游牧民崇尚“勇敢”精神这一角度考虑,Türk很可能含有强大等赞美之意。

中文“突厥”是Türk一词复数形式Türküt的对音。“突厥”一名始见于6世纪中叶的《周书》。大约公元前3—前1世纪期间,突厥居匈奴之北。《周书》记:“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中国史书又说,突厥部与契骨部为邻。当时契骨部居叶尼塞河上游,因此,突厥人最早的居地应该在今蒙古高原西北部叶尼塞河上游一带。这一时期,突厥人处于原始狩猎阶段。1世纪左右,突厥因与邻近部落发生战争而向南迁徙,来到了高昌北山(今新疆吐鲁番北博格达山)。突厥人生活在“平壤茂草,周回数百里,四面俱山” 4的山谷中。由于山谷水草丰美,突厥人逐渐开始了以畜牧为业的生活。随着畜牧经济的发展,突厥人子孙繁衍,“渐至数百家”5。5世纪初,柔然人以蒙古草原为中心建立了汗国,突厥人与大多数铁勒人一样成了柔然汗国的属部。柔然统治者将突厥人迁到阿尔泰山西南部,在此为柔然奴隶主锻铁,成为他们的“锻奴”。5世纪后期,被奴役的铁勒人不断反抗柔然汗国的统治,突厥人在此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6世纪初,突厥社会出现了“国大马繁、牛羊遍野”的景象。

据《周书》记载,在每年冬季河水结冰之时,突厥人就来到中原西魏王朝的边境地区寇掠。542年,突厥人的寇掠行动受到西魏将军宇文测的挫败,“自是突厥不敢复至。测因请置戍兵以备之”。以后,突厥部酋长阿史那土门派人到西魏边境互市。545年,突厥与西魏朝廷之间开始了官方接触,西魏丞相宇文泰派酒泉胡人安诺槃陁出使突厥。突厥人兴奋不已,互相庆贺说:“今大国使至,我国将兴也。”第二年,土门遣使向西魏王朝献方物。

是年,铁勒高车部密谋反抗柔然汗国的起义,突厥酋长阿史那土门将此谋反行为密告柔然,随之率部族5万余众帮助击败了高车部,占据了原高车部所在的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准噶尔(Dzungar)盆地,统治了高车部民,突厥势力强大起来。

灭高车部以后,土门自恃有功于柔然汗国,向柔然统治者求婚。柔然主阿拉瓌认为这是无礼的要求,怒言辱骂道:“尔是我锻奴,何敢发是言也?” 6土门心怀不满,愤而转向西魏王朝求婚。 551年6月,西魏将长乐公主嫁给土门。这一联姻使突厥人大为振奋,他们认为有大国相助,定能摆脱柔然人的统治。在突厥与西魏联姻的第二年,即552年,突厥人在土门的率领下起义反抗柔然汗国。

在这次战争中,突厥人打败了柔然可汗阿拉瓌,阿拉瓌在绝望中自杀,余部由阿拉瓌之子奄罗辰率领逃到中原的北齐王朝避难。是年,土门称伊利可汗(Il Qaghan,意为盟主或国王),突厥汗国(552—630)建立起来。 553年,土门死,其子科罗 7和燕都先后继位。科罗在位时间极短,新兴的突厥汗国主要依靠科罗之弟燕都巩固下来。燕都号木杆可汗(或木汗可汗),在位近20年(553—572)。

木杆可汗“勇而多智”,彻底打败柔然汗国,取代柔然人统治了蒙古大草原,建汗庭于鄂尔浑河上游的郁督军山(Űtüken,另译乌德鞬山或于都斤山,今杭爱山的北山)。以后,木杆可汗又发动了攻打吐谷浑之战和征服西域诸国之战,确立了突厥人在漠北和天山南北的地位。可以说,木杆可汗是突厥汗国的真正建立者。557—562年间,木杆又与萨珊波斯王朝结盟共击哒汗国。8

木杆可汗的大举扩张使突厥汗国领土迅速扩大,据突厥碑文记载,突厥疆域“东到大小肯特山;西到河中地区的铁门”9。木杆临终之时,舍子而立其弟佗钵(Tabar)为汗(572—581年在位)。佗钵在位时期控弦数十万,与中原的北齐、北周王朝相抗衡。为了掠夺奴隶和财富,突厥贵族经常出兵袭击中原地区,北齐和北周王朝的统治者们为了利用突厥贵族的军事力量以打击对方,对突厥人的骚扰不仅不加抵御,反而争先恐后地贿赂突厥贵族。北周高祖宇文邕曾遣使到突厥汗国求亲,突厥嫁女与之结盟,并派兵配合北周进攻北齐;北齐王朝也与突厥人和亲结盟。为了拉拢突厥人,北周每年给突厥“锦缎十万匹”,北齐也“倾府藏以给之”。这种局面直到隋朝时期才得以改变。

581年,隋朝建立,不久统一了中原,结束了西晋以来中国三百多年的战乱。与此同时,突厥汗国却发生了分裂。隋朝建立的当年(581),突厥佗钵可汗去世,突厥汗国发生了诸小可汗争夺大可汗之位的战争,最终,尔伏(尔拔)胜出,称沙钵略可汗(581—587年在位)。新兴的隋朝不再采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