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象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大象的交易与循环与其他狩猎搭档一样,只是活动规模稍小一些。在漫长的大象贸易史中,更受欢迎的是斯里兰卡象种。[156]

印度宫廷是大象的主要消费者,莫卧儿帝国对大象的需求似乎没有界限。他们捕捉并训练本地产的大象,同时还从邻近地区进口了数以百计的大象。在17世纪时,苏门答腊岛西部的亚齐出口大象给莫卧儿帝国;位于印度中部的高康达王国将在勃固、锡兰与暹罗购买的大象作为贡品进献给其宗主国莫卧儿帝国。[157]在这一方面,另一个具有影射意义的事例是,伊朗阿夫沙尔王朝(Aishārid)的统治者纳迪尔沙阿(公元1736~1747年在位),曾在其统治末期将100头最初在南亚次大陆获得的大象送回印度,这显然是试图从莫卧儿帝国换取钱财。[158]

在前一个例子中,大象贸易中所必要的技术与设施显然是用于在自然分布范围内的交易活动。可以确定的是,国际大象交易的大部分活动都发生在本身出产野生大象的国家之间。虽然如此,从早时起,大象便已经出现在遥远和陌生的国度。通过进献贡品和贸易关系,亚述君主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曾购买外国大象用于展览和战争。[159]在蒙古统治时期,来自印度的大象传播至撒马尔罕,而萨非王朝则从锡兰与暹罗获得大象。[160]

中国从汉朝时开始,便从东南亚的多个国家获取大象。[161]尽管中国南部的亚热带地区也有本土象种,但他们似乎并未自己训练大象,而是依靠外国来供应已经驯化并习得多种角色的大象。

大象的文化分布范围远远大于其自然分布范围,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皇室礼品交换中循环利用行为的副产品。这种做法最初始于印度或东南亚国家。在一些例子中,整个礼物交换链条显现得非常清晰:公元864年,阿拔斯哈里发从呼罗珊的塔希尔王朝(Ṭāhirid)统治者那里收到两头大象,而塔希尔王朝则是从喀布尔获得这些大象的;1655年或1656年,沙阿拔斯二世给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四世(公元1648~1687年在位)送去一头大象,而这头大象是在印度斯坦的一次成功征战时获得的。[162]然而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萨珊王朝、拜占庭帝国或马穆鲁克王朝的统治者送给邻国的大象究竟是从何处获得的。[163]

公元801年,哈伦·拉什德送给查理曼大帝一头名为阿布尔·阿巴兹(Abū’l Abaz)的大象便是如此。这是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皇室动物馈赠,引起了许多有关此次交换活动的有趣话题。[164]首先,艾因哈德告诉我们,是查理曼大帝向哈里发索要了大象,那么可以认为除了好奇的因素之外,这位法兰克统治者也略知,对于这个东邻国家而言,大象被认为是一种合适的国事动物。其次,这一故事体现了在采用这类标准时遇到的困难。810年,这头大象死去,而且并未被替换。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供养大象需要高昂的花费。实际上,驯服的大象无论在何处都是一种经济消耗,除非人们砍伐森林以制造更多的农业用地。考虑到查理曼大帝经常在四处移动以寻找维持国家生机的资源,他无力供养很多大象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另一个问题,也就是关于这一交换活动的本质问题是,大象几乎无法在圈养状态下繁殖,因此需要一直进行替换。此外,那些被送往自然分布范围之外的大象不可避免地需要经历长时间旅行的压力,这就导致了更高死亡率的发生,进而提升了替换的花销。后一个因素也同样适用于另一种驯化的动物狩猎搭档,那就是猎豹。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