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章 外来势力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am)率3万军队向阿拉伯人开战。战斗打得非常艰难,战争之初,阿拉伯人伤亡惨重,后来,赛阿德调整战术,避开正面交锋,采取小部队侧翼骚扰。一日,沙漠刮起了狂风,遮天蔽日,阿拉伯军队及时组织了正面进攻,罗斯图姆战死,波斯军队溃散。卡迪西亚之战是阿拉伯人以少胜多的重要战役,它以兵法高明著称。此次胜利为阿拉伯人灭亡萨珊帝国扫清了道路。6此后,阿拉伯人占领了伊拉克,并以此为基地,深入萨珊波斯帝国的统治中心。

为了挽回败局,642年,萨珊军队15万人在哈马丹以南80公里的尼哈温与3万阿拉伯军展开激战。7阿拉伯人再次以少胜多,赢得了这场关键性的战役,萨珊帝国都城泰西封(Ctesiphon,今巴格达城西南)被阿拉伯人占领,国王伊嗣俟三世在阿拉伯人的攻击下向东退却,奔波于帝国东部各省,为复国战争做准备。

伊嗣俟三世带着亲属、朝臣和奴仆几千人及一支小卫队先来到呼罗珊(Khurasan)的尼沙普尔城(Nishapur),后来又前往莫夫(Merv)8。萨珊帝国驻莫夫区的总督马贺(Mahoe)在其管辖区内征集军队,企图阻挡阿拉伯人的东进。然而,伊嗣俟与马贺之间很快发生了冲突。一种说法是,马贺已经与河中地区的西突厥政权达成协议,脱离萨珊帝国独立;另一种说法是,伊嗣俟命令马贺将巨额赋税交出导致了双方关系的破裂。在冲突发生之时,伊嗣俟打算撤换马贺,由他人取而代之,这一举措遭到了莫夫人的反对,伊嗣俟在莫夫城难以立足。651年,伊嗣俟只身出走,躲到穆尔加布河上的一个磨坊主家中,但很快被人发现遭杀害。9伊嗣俟之子卑路斯逃亡中国,得到唐朝的庇护。伊嗣俟之死标志着在西亚和中亚西部统治了400多年的萨珊帝国的灭亡。

追随伊嗣俟来到尼沙普尔的阿拉伯人,经过几个月的围攻,占领了该城,接着向呼罗珊的其他城市挺进。中古时期,呼罗珊的范围很大,东西方向包括了从伊朗高原东部一直到阿姆河西岸之间的广大地区,向南包括了今阿富汗的西北部,一直到巴达克山,向北到花剌子模沙漠。649年,阿拉伯库法城10总督赛依德·本·阿斯的军队从哈马丹(Hamadan)和雷伊(Ray)出发,沿北部道路向呼罗珊进军,与此同时,阿拉伯巴士拉总督阿布杜拉·本·阿米尔(cAbbdallah b. Amir)经法尔斯和克尔曼也向呼罗珊的尼沙普尔和莫夫进军。阿布杜拉·本·阿米尔抢先来到呼罗珊,陆续攻占了徒思(Tus)城、阿比瓦尔德城、尼萨城、萨拉赫斯城、赫拉特城和莫夫城。652年,阿拉伯人夺取了巴里黑(Balkh)城。至此,整个呼罗珊地区被纳入阿拉伯人的统治,此后,阿拉伯国家以莫夫城为首府建立了呼罗珊总督区。

在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执政期间,阿拉伯人将都城从麦地那迁到了经济、文化发达的库法城,阿里撤换了与奥斯曼家族有血亲关系的一些军政要员,重新任命了一批地方总督,此举遭到了阿拉伯各派政治势力的反对,麦加古莱希部落贵族的反对尤其激烈,他们提出了要阿里退位的要求。随后,阿拉伯人内部爆发了三次战争(骆驼之战、隋芬之战和纳赫拉万之战)。内战期间,阿布杜拉·本·阿米尔撤出了呼罗珊,阿拉伯人失去了对呼罗珊的控制。661年,阿里被刺,叙利亚总督穆阿维亚夺取哈里发之位,以大马士革城为都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因他出身于古莱希部落倭玛亚家族,他建立的王朝被称为倭玛亚王朝(661—750)。由于倭玛亚王朝的旗帜呈白色,中国史书将它称为“白衣大食”。倭玛亚王朝改变了穆罕默德之后确立的哈里发选举制度,开始实行哈里发世袭制。

倭玛亚王朝建立之后,阿布杜拉·本·阿米尔担任巴士拉总督,呼罗珊由他的部下统治。664年,阿布杜拉·本·阿米尔被免职,继任巴士拉总督的是济雅德·本·阿比·苏菲亚,在他任职期间,呼罗珊地区被划分为以主要城市命名的四个区,即尼沙普尔、巴里黑、莫夫和赫拉特区。济雅德继续向中亚南部的吐火罗斯坦、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地区进发。667年,阿拉伯将领阿勒·哈卡姆·布·阿姆尔·阿勒·吉法里(al-Hakam b. Amr al-Ghifārī)征服了吐火罗斯坦。吐火罗斯坦指泽拉夫善河流域以南至兴都库什山以北地区,月氏人曾在此实施过统治,西方将月氏人称为吐火罗人,所以这一地区被称为吐火罗斯坦。3世纪以后,吐火罗斯坦被萨珊帝国的波斯人占领,成为萨珊王朝属地。中国唐朝灭西突厥以后,吐火罗斯坦归唐朝统治,唐朝在其地设置月氏都督府。677年,阿拉伯人抵达喀布尔(Kabulistan),喀布尔和白沙瓦承认倭玛亚王朝的宗主地位,开始向阿拉伯人纳贡。此后,阿拉伯人势力直达帕米尔高原。

阿拉伯人对阿姆河以北地区的征服是在巴士拉总督济雅德之子奥贝杜拉·本·济雅德(Ubaidallah b. Ziyad)被任命为呼罗珊统治者时期(673—676)开始的。 11据说,在征服伊朗高原之时,阿拉伯人就把征服“马维兰纳赫尔”(Mawaral-nahr) 12确定为下一个目标。马维兰纳赫尔在阿拉伯语中意为“河那边的地方”,指阿姆河以东以北地区,这一地区因处于阿姆河和锡尔河(古名药杀水,Yaxarte)之间,学界又称之为河中地区。尽管征服河中地区是阿拉伯人早期的愿望,然而,倭玛亚王朝统治初期,阿拉伯人并没有对该地区发动大规模的征服战争,而是进行一些以掠夺战利品为目标的小规模骚扰行动,这些行动唤起了阿拉伯人的极大热情。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记载说:“使得许许多多贝杜因部族离开荒凉的故乡,到北方肥沃的地方去征战的,不是宗教狂热,而是经济的需要。……他们参加各种侵略的目的,是为了夺取战利品,而不是为了取得永久的立足地。” 13据10世纪成书的《不花剌史》记载:“阿拉伯征服者多次渡过阿姆河,袭击河中地区,每次,不花剌王都给阿拉伯人纳贡或送其他礼物,以便缔结和约,从入侵的危机中解救自己的国家。” 14

当时,河中地区是中国唐王朝的管辖区域,由于远离中央,唐朝将河中地区的统治权委托给承认唐朝宗主权的西突厥贵族实施。于是,西突厥贵族在河中地区形成了许多独立和半独立的王国,它们之间的相互讨伐战争有利于阿拉伯人的入侵。关于这一时期阿拉伯人对中亚的骚扰活动,史料不多。据俄国学者巴托尔德(W. W. Barthold)说:“关于欧麦尔时期阿拉伯征服的进程的报导,仅以半传说故事的形式流传至今,长期以来系口耳相传,仅后代人才将其笔之于书。许多说法互相矛盾,年代也不确,其原因即在此。甚至关于阿拉伯人初次越过阿姆河的时间,流传下来的报导也不一致。” 15

673年,哈里发穆阿维亚一世任命奥贝杜拉·本·济雅德统治呼罗珊。奥贝杜拉率军渡过阿姆河,进攻不花剌地区的沛肯特城(Paikent)。沛肯特城是不花剌地区的经济中心,人口稠密,商业繁荣,控制着经过阿姆河的商道。经过一个冬天的斗争,奥贝杜拉于回历53年(公元673年)和回历54年(公元674年)攻入沛肯特城,掠夺了大量的战利品和4000多俘虏 16,带着战利品和俘虏回到呼罗珊之前,他与不花剌统治者签订了和约。

676年(回历56年),奥贝杜拉·本·济雅德被免去呼罗珊总督职务,赛义德·本·乌特曼(Said b. Uthman)接任呼罗珊总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