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节 文化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与伊斯兰教在中亚的传播命运一样,8世纪中叶以前,伊斯兰文化在中亚也没有取代中亚本土文化。

7世纪,在锡尔河以北草原上建立政权的西突厥人尽管成为河中地区的统治者,但突厥人并没有大批定居于河中地区,突厥文化也没有影响到中亚土著居民的印欧文化,河中地区及吐火罗地区仍然继续使用属于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的粟特语。7世纪中叶以后,为了抵御阿拉伯人的入侵,中亚东北草原上的突厥人频繁来到河中地区,他们以河中地区居民同盟者的身份加入到反阿拉伯人的斗争中。7世纪中叶以后,河中地区居民逐渐接受了突厥文化,河中地区的波斯文化发生了变化,突厥文化开始与之融合。可以说,7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的100年,是中亚居民突厥化的开端。

这一点首先从语言上反映出来。这一时期中亚的一些居民除了说粟特语外,还能够说突厥语。据敦煌吐鲁番文书反映,昭武国家居民的名字中含有突厥语成分,如安加沙,加沙一名是突厥语“铁”,何莫贺咄,莫贺咄一名是突厥语“勇健”的音译,安达汉、罗特勤、贺吐屯、康逸斤等名字中的达汉、特勤、吐屯、逸斤都是突厥官号。中亚的一些地名也含有突厥语的成分,如突厥王子所建之寺名特勤寺,可敦所建者名可敦寺等。

阿拉伯人来到中亚以后,按哈里发的规定,阿拉伯语为法定的官方语言,凡官方文件、官场交谈、教育和伊斯兰教用语,一律使用阿拉伯语言。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语也传入中亚地区,最初传入呼罗珊。但倭玛亚王朝时期,阿拉伯语在中亚居民中并不流行。

7—8世纪,中亚地区使用多种文字。阿拉伯人来到中亚以前,中亚居民书写的文字被称为粟特文,考古资料的研究证明,许多宗教文书是用粟特文书写的。在片治肯特发现了一个练习本,里面有一张粟特文字母表,每个字母都附有范本。此外,中亚地区还流行叙利亚文、摩尼文。8世纪,游牧突厥人有了自己的文字,最早的突厥文被称为突厥鲁尼文。阿拉伯人征服中亚的最初100年(7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官方发布的政府公文、收税等文件用阿拉伯文,但从保存下来的穆格山文书来看,直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文并未在中亚流行。

8世纪中叶以前,中亚地区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个语言和文化区域。一是锡尔河下游和咸海附近的花剌子模地区,这一地区使用的官方语言和文字是花剌子模语和花剌子模文,这是一种当地的土著语言;二是包括撒麻耳干、不花剌的河中地区和拔汗那,这些地区居民使用粟特语和粟特文;三是包括石汗那在内的阿姆河上游及其以南地区,即今塔吉克斯坦的大部和阿富汗北部,这些地区居民使用一种贵霜—巴克特里亚语(Kushan-Bactrian),该语言用希腊字母书写。

8世纪,中亚的雕塑艺术受到了突厥人的影响。在继承传统雕塑的前提下,粟特地区形成了新的雕塑形象,留下了明显反映各个民族的形象,从脸型、帽子、头饰等展现出不同的外形,其中有粟特人,也有突厥人,这些人物表情丰富鲜明,从不可侵犯的高傲到无法抑制的激动,从天真无邪的愉悦到极度痛苦的悲哀。撒麻耳干是成就辉煌的雕像艺术中心,不过,在此时期,雕像艺术创作的地区明显缩小,只在河中地区的一些城市和锡尔河以北的突厥斯坦等城市还能见到一些雕像。

这一时期的中亚艺术反映了封建时代的某些特征。与萨珊王朝时期为中央集权化国家的政治宣传不同,这一时期,粟特文化“以表达在其英雄时代最高阶段的一种封建社会的价值” 254,给予粟特艺术创作支持和赞助的地主贵族德赫干成为壁画的主角,壁画中大量出现与他们有关的宴飨与狩猎图景。通过这些场面表达了当时的文化价值,即“重视在宴飨和各种形式的享乐上放纵其欲望的能力……对其朋友无尽的慷慨;对敌人则残忍地报复,能够坦然接受命运的支配” 255。

河中地区土著居民的一些习俗受到了突厥文化的影响,如葬俗。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对粟特人的葬礼留下了这样的描写:“死则焚骸,丧期无数。剺面截耳,断发裂裳,屠杀群畜,祀祭幽魂。” 256片治肯特附近被命名为2号遗址的南壁有一幅“哀悼图”,它描绘一个王子的葬礼,灵枢旁有一些男人,一部分头发呈褐色,皮肤白晳,另一部分肤色较黑,鹰钩鼻,有的学者认为这分别代表了粟特人和突厥人两个种族。从画面上来看,除了三个突厥人在以刀剺面外,还有一个粟特人在用刀割耳。在葬礼上以剺面、截耳、断发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这些都是突厥人的习俗。有学者认为,粟特人的截耳风俗可能在突厥以前就曾受到了统治中亚的哒的影响,哒也有“父母死,其子截一耳,葬讫即吉”257的习俗。

7—8世纪,粟特人的葬式流行盛骨瓮,据《通典》记载,康国葬俗“国城外别有二百余户,专知丧事,别筑一院,其院内养狗。每有人死,即往取尸,置此院内,令狗食之,肉尽收骸骨,埋殡无棺椁” 258,收骸骨的葬具是瓮,贵族用金瓮,平民用陶瓮。据《隋书·石国传》记载:“正月六日、七月十五日,以王父母烧余之骨,金瓮盛之,置于床上,巡绕而行,散以花香杂果,王率臣下设祭焉。”一般百姓用陶骨瓮,这类陶骨瓮在花剌子模常见,在托库卡拉出土的盛骨瓮的瓮面也刻有粟特男女剺面截耳的悼亡仪式的画面。259

* * *

1 哈里发(Khalifah),阿拉伯语,意为“继任者”、“继承者”。

2 纳忠:《阿拉伯通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3—84页。也有的学者认为,波斯占领也门时期(575—628),麦加商道受阻,商路从阿拉伯半岛西部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麦加贸易衰落,由此导致了半岛深刻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成为伊斯兰教产生的根本原因。持此观点的参见郭应德:《阿拉伯史纲(610—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17页;苏联大多数学者也持此观点。

3 《古兰经》第14章第37节。

4 哈全安:《阿拉伯封建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5 Delacy O’Leary, Arabia before Muhammed, London, 1927, p.183.

6 近年来,在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30公里的麦达因市,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卡迪西亚全景画展览馆。展览馆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高28米。卡迪西亚之战的全过程展现在一幅长110米、高15米的圆周画上。画下面,模拟当时的战场,砂石瓦砾,水草丛生,并陈列有残存的兵器和波斯轿子的复制品,同时配有音乐以及人吼马嘶和兵器的铿锵声,一场激烈的战斗生动逼真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参见李成仁:《卡迪西亚之战》,《西亚非洲》1981年第2期。

7 Clement Huart, Ancient Persia and Iranian Civilization, translated by Dobie, New York, 1923, p.136.

8 今土库曼斯坦之马雷,唐代著作译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