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五章 西突厥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加抚结,与之并力以图北蕃,统叶护许以五年(622)冬,大军将发……”而东突厥可汗颉利“闻之大惧,复与统叶护通和,无相征伐”。因此,唐朝与西突厥联合攻打东突厥之事始终没有成功。两年之后,统叶护向唐朝求婚,唐高祖问众臣说:“西突厥去我悬远,急疾不相得力,今请婚,其计安在?”唐臣封德彝认为:“当今之务,莫若远交而近攻,正可权许其婚,以威北狄,待数年后,中国盛全,余思其宜。”625年夏,唐高祖派侄高平王李道立至西突厥表示允婚。在唐朝联合西突厥以抗东突厥的外交政策下,西突厥汗国与唐朝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贸易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西突厥人在此时期内向唐朝派出的使者达15次之多。100

统叶护可汗在位期间,西突厥除了“遣使内附”,贡献“条支巨卵”、“师子皮”、“名马”之外,还热情地款待过唐朝高僧玄奘。统叶护在伊塞克湖西北的碎叶城接见玄奘时,热情之至,临走,还派懂汉语者与之同行,并让中亚各地官员护送玄奘去印度。

628年,统叶护被杀,内乱再起,西突厥走向衰落;而唐朝正在走向强盛,并于630年灭东突厥,消除了北方一大患。随着双方力量的变化,西突厥摄于唐朝的威力,最终承认了唐朝的宗主国地位。西突厥汗国与唐朝的臣属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反映出来。

第一,唐朝与西突厥正式确定了册封关系,西突厥可汗的继位要得到唐朝的认可和册封。在628年以前,隋朝对达头“赐以狼头纛”,“处罗可汗跪受诏书”,以及隋朝答应拜射匮可汗为大可汗,这些行为可以视为西突厥与隋朝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臣属关系,但正式册封西突厥可汗的事是没有的。唐朝与西突厥正式确定册封关系是在633年,受册封者是泥孰。泥孰在武德(618—626)年间,曾到过长安,并与李世民结为盟兄弟。632年,泥孰被推举为西突厥可汗,遣使到唐朝表示内附。第二年,唐太宗派鸿胪少卿刘善因到西突厥,册封泥孰为奚利邲咄陆可汗。此后,西突厥汗国大可汗的继位几乎都得到了唐朝的册封,沙钵罗咥利失可汗因承袭其兄泥孰汗位,唐朝没有派使者册封。乙毗咄陆可汗曾遣使请求唐朝册封,唐朝因他为其部自立的可汗,未给予册封,而对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进行了册封,641年秋,唐太宗命左领军将军张大师往授玺书,册立,并赐给鼓纛。642年,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被杀,弩失毕五部及乙毗咄陆属部屋利啜等部派代表到长安,请另立西突厥可汗。同年,唐太宗遣使册立前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之子为乙毗射匮可汗。 101在唐灭西突厥汗国前夕,即655年夏,唐朝派丰州都督元礼臣前往西突厥册封颉苾达度设为可汗,元礼臣行至碎叶城受到贺鲁部众阻拦,未能抵达。唐朝对西突厥可汗的册封,标志着西突厥汗国与唐朝的臣属关系正式确立,为以后唐朝统治中亚地区奠定了基础。

第二,西突厥汗国东部属地逐渐成为唐朝的直接领地,唐朝在这些地区设置州府进行统治。就在唐灭东突厥的当年,西突厥属地伊吾(今新疆哈密)城主以所属七城内附唐朝,唐在此地置西伊州,632年又改为伊州。从此,伊吾的突厥部落脱离了西突厥汗国,伊州也成为唐朝经营西域的基地。634年,西突厥汗国分裂,五咄陆部与五弩失毕部各拥立可汗,互相攻战,唐朝利用时机,逐步取得天山南路诸国。640年,高昌国叛唐,并阻挠西域朝贡的使者,唐朝平定高昌国,以其地为西州,并在西州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古城址)置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644年,因焉耆国(今新疆焉耆西南)与西突厥汗国勾结,安西都护郭孝恪率兵3000人灭焉耆国,立亲唐的原焉耆王之弟栗婆准摄其国事,唐在此置焉耆都督府。648年,唐取龟兹而执其王,唐军进驻龟兹,将安西都护府从西州移至龟兹国都城(今新疆库车),同时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被称为“安西四镇”,安西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安西都护府对唐朝政府抚慰西突厥,保护东西陆路交通,巩固唐朝在西北的边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唐朝逐步收复西突厥属地的过程中,唐朝在天山南路的统治确立起来。657年,唐军平定贺鲁之乱后,西突厥全部领地及属地归唐朝统治。

第三,唐朝回应西突厥可汗求婚要求的态度强硬起来。在628年以前,向隋唐王朝求婚的西突厥可汗有射匮和统叶护。射匮向隋朝求婚之时还仅仅是部落首领,隋朝答应在他攻破处罗之后许婚。625年夏,统叶护可汗遣使向唐朝公主请婚,唐高祖允婚,此事因东突厥颉利可汗阻挠而未果。两次虽未能成婚,但从其中过程可以看出隋唐王朝对求婚者的态度是温和的,而且答应许婚。统叶护去世以后,唐朝对西突厥可汗的求婚,态度变得十分强硬,多数给予拒绝。《旧唐书·西突厥传》记,628年,在肆叶护和莫贺咄各向唐朝求婚时,唐太宗认为:“汝国扰乱,君臣未定,战争不息,何得言婚。”635年,沙钵罗咥利失可汗上表请婚,献马五百匹。朝廷唯厚加抚慰,未许其婚。646年,乙毗射匮可汗遣使朝贡,并请婚,“太宗许之,且使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五国以为聘礼”。唐朝对西突厥汗国的强硬态度反映出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四,唐朝改变了分裂西突厥汗国的政策。统叶护去世以后,西突厥走向分裂,不再对唐朝造成威胁,加之,唐灭东突厥以后,消除了北部边境上的压力,于是,唐朝一改以往中原王朝对突厥政权的分裂政策,积极促成西突厥分裂双方停兵休战。在统叶护伯父与统叶护之子对立期间,双方都派使者到唐朝寻求支持。唐太宗劝导说:“讽令各保所部,无相征伐。”在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与乙毗咄陆可汗并立之时,乙毗咄陆遣使唐朝,“太宗谕以敦促之道”。可见,唐太宗俨然以宗主身份在处理西突厥的政治分裂,而分裂各方也仰仗唐朝的威力以巩固自己在国内的统治。

651年,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叛变唐朝,拥众西走,在双河建牙,自称西突厥沙钵罗可汗。此后,贺鲁率众数十万入寇庭州。在此形势之下,657年,唐高宗发大军分南北两道攻贺鲁,打败贺鲁,灭了西突厥汗国,并接管了西突厥汗国统治的中亚地区,在这些地区置州府统治。

综上所述,西突厥汗国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友好的。这种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是由西突厥汗国政治、经济因素所决定。西突厥与萨珊波斯敌对的局面直到7世纪30年代才得以和解,西突厥与东突厥的敌对关系直到唐灭东突厥汗国才结束。西突厥与中原诸王朝保持友好关系,在与波斯战争时,可避免腹背受敌;在与东突厥的冲突中,可以借助中原王朝力量以牵制之。

与隋唐王朝保持友好关系,有利于西突厥人统治其臣属国家和地区。西突厥汗国疆域虽然广大,然而,境内臣属诸国与汗国的关系十分松散。河中地区从汉代起就与中国发生了联系,其居民知道中国是一大国,幅员广大,物产丰富。中原王朝对西突厥汗国的态度决定了昭武九姓国对西突厥汗国的态度。据《旧唐书》记载,当唐朝拒绝了西突厥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和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的求婚之后,西域诸国及铁勒等役属于西突厥者悉叛之,国内虚耗。

西突厥汗国与中原诸王朝保持友好关系是本国经济利益的需要。西突厥是一个游牧汗国,西突厥人在控制了东、西方商路的中段以后,积极参与了东、西方贸易,其中,丝绸是贸易的主要商品,突厥人和中亚粟特商人带往西方的丝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