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章 埃塞尔雷德二世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血红的火光


灾难的源头终究还是要追溯到国王埃德加曲折复杂的感情史。作为阿尔弗雷德大帝的曾孙,在哥哥埃德威格(Eadwig,955~959年在位)于19岁去世后,埃德加便继承了王位。埃德威格在位4年,最为人熟知的事情是错过了自己的加冕礼,因为那天他正在外尽享风流。埃德加继承王位时才16岁,他似乎与哥哥一样,对异性充满浓厚的兴趣。他的第一任王后于963年过世,随即他就恋上了威尔顿修道院(Wilton Abbey)的修女韦尔弗丽达(Wilfrida)。为了赎罪,国王需免冠7年,并且每周斋戒两次来忏悔,这可算不上什么性命攸关的惩罚(实际上按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建议,在时髦的节食方法中是一项标配)。

尽管如此,韦尔弗丽达还是从修道院中逃了出来,奔向自己的国王,并为他诞下一女,起名伊迪斯(Edith)【20】。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他们的爱情没能长久,埃德加很快便移情别恋。(伊迪斯后来经历了短暂而伟大的一生,最终成为一名圣徒。)据传,丧妻的埃德加又得知了著名美女艾尔弗丽达(Elfrida)的消息,便派自己的养兄弟、东安格利亚的埃塞尔沃德(Ethelwald)前去探听传闻是否属实。埃塞尔沃德发现艾尔弗丽达的确有倾城之姿,随即将她占为己有。埃德加自然对此事心怀怨愤,他前去拜访,并在一场狩猎中杀死了情敌,迎娶了艾尔弗丽达。

这段恋情最为著名的地方并非它的开始。不久之后,艾尔弗丽达就被指控为巫女,据说她能将自己变成一匹马。一位主教声称,他曾看见艾尔弗丽达“与马群一起四处奔跑跳跃,毫无廉耻地将自己暴露在其他马儿们面前”【21】,然而奇怪的是,没人能证实他的这番故事。

到彼时为止,维京人控制的最后一块英格兰土地也已经被收复,在埃德加治下,英格兰已经有了法律系统的基础和相对稳固的财政体系,郡区划分也初具雏形,与现代的郡区大致对应。【22】然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赖于一个稳定、健康、精神良好的国王在位统治,不幸的是,埃德加年仅31岁就去世了,在他之前的国王分别是在19岁、32岁和25岁时去世的,所以相对而言他还算是活得久的。他的两任妻子各育有一子,一个暴躁易怒,另一个温顺懦弱。

王位最后传给了大儿子爱德华二世(Edward,975~979年在位),他继位时大概只有13岁,最多不超过16岁。爱德华因暴虐的脾气而闻名,他让身边所有人都感到恐惧,“不仅嘴下无德,对人横加谩骂、斥责,还会施以毒打”【23】,而爱德华同父异母的弟弟、艾尔弗丽达的儿子埃塞尔雷德二世(Ethelred,979~1016年在位),则“似乎在言谈举止方面温和得多”。

爱德华的统治并未持续太久,其结局是充满暴力的,正如他的暴虐统治一般。继位4年之后的某天,爱德华在院子里与人打斗时被拉下了马,然后被一剑刺死了。没人知道这件事是有预谋的,还是只是发生在皇室宅院中的一起意外争吵(在中世纪,这种一时兴起的争吵很常见)。有一则不那么靠谱的传言说,是艾尔弗丽达【24】亲自刺死了爱德华,随后那个继母就将自己的亲生子扶上了王位。但埃塞尔雷德在当上国王之后却毫不领情,气得母亲曾拿烛台打他的头。从那以后,埃塞尔雷德余生一直对烛台充满恐惧,即使在只剩蜡烛照明的情况下,也要使烛光保持非常微弱的状态才行。【25】

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记载,对爱德华的谋杀,是自英格兰人首次来到不列颠以来“所做的最为糟糕的事”,而死去的爱德华也因此成为“殉道者”(the martyr),自然受到比生前更多的爱戴。起初人们为他举行了一场简单的葬礼,后来又将他改葬至沙夫茨伯里修道院(Shaftesbury convent)。据说,一些不幸身患残疾的农民在参拜了他的遗体后竟然都痊愈了。在他的墓葬又接连几次发生神迹之后,他再次被起棺,移葬到名望更高的大教堂中。

爱德华名声日盛,主要还是因为他弟弟实在太糟糕。埃塞尔雷德有一半的时间都毫无建树,另一半时间里又残暴不仁。他逐渐成为著名的“决策无方者”(the Unready),在古英语中字面意思是“欠考虑的”(badly-advised),这是对他名字的双关讽刺,因为埃塞尔雷德意为“深思熟虑的”(well-advised)。他最为著名的事件是为了让入侵的维京人撤退,给对方支付赎金,向全国大肆征收保护性税款“丹麦金”(Danegeld)。正如900年后的事后诸葛鲁德亚德 •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所写:“你只有付给他们丹麦金,才能摆脱丹麦人!”但埃塞尔雷德从未摆脱他们。

除了与丹麦人的冲突以外,此时英格兰国内各处也弥漫着硝烟。编年史家柏特菲尔斯(Byrhtferth)写道:“四处战火纷飞,整个国家陷入混乱之中,郡与郡之间、家族与家族之间、王子与王子之间相互征战不休,郡长相互对立,主教与百姓之间也矛盾重重,人们渐渐开始仇视自己辖区的牧师。”

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学家在提及埃塞尔雷德时都义愤填膺。据传,邓斯坦主教(Bishop Dunstan)在埃塞尔雷德的加冕礼上曾“无法克制自己,将充斥在心中的预言大声倾吐出来”。他说:“鉴于你是因为你哥哥去世才登上王位的,那么现在可以听听上天怎么说。他说,你的母亲和与她共谋的男人所犯下的罪孽永不会洗清,除非你苦难的臣民流出足够多的鲜血,因此英格兰的人民将会遭遇自他们来到这片土地以来最沉重的恶意!”这番话在当时一定让人觉得很难堪。【26】

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记载,在埃塞尔雷德加冕那天,“天空中出现了血红的火光”,预示了他将成为一颗可怕的灾星。另一个在他登基之初就显现的凶兆是:英格兰第一座,也是当时唯一一座双层建筑——位于威尔特郡的英格兰皇家官邸在一次皇室集会时突然倒塌了,只留下当地主教站在巴斯德 • 基顿注11式的废墟上。

在埃塞尔雷德统治期间,其头顶挥之不去的一朵阴云就是,崇拜他那被谋杀的哥哥的信徒越来越多,他的反对者(也就是绝大多数人)抓住一切机会大肆宣扬这种观点。12世纪的编年史家马姆斯伯里的威廉(William of Malmesbury)这样评价埃塞尔雷德:“这位国王随时准备长眠,这也是他做得最好的一点。”但他的统治本身就如同一场血腥肮脏的屠杀,死在他朝堂上的人数不胜数,就连乔治 • R.R.马丁注12也会望而却步。他在位时,在其准许或默许下,许多重臣和贵族遭遇刺杀、双目失明,甚至直接被砍死,以至于当一个丹麦海盗前来夺取王位时,许多英格兰人纷纷给予支持——当一个国王在民众中的声望甚至都比不上一个维京人的时候,他就应该知道自己已经是走入绝境了。



维京人又来了


第一批维京人入侵英格兰发生在公元786年,这可能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口膨胀引起的,同时又有新的航海技术提供支持。这波入侵在公元865年“维京雄狮”(Great Heathen Army)登陆时达到高潮。从此,东英格兰的大部分土地都被丹麦人占领,直到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