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二分观点当然是为了双方的利益。训练有素的神职人员和训练有素的普通教徒可以共同创造一个神圣社会,来共同服侍上帝。但是教会不只是通过祈祷来保护国王。克洛费肖会议召开2年之后,国王在格姆雷(Gumley)颁布了一项重要法令:修道院有责任修建桥梁和修复堡垒(但是作为补偿,他们不需要负责给国王提供招待)。今后,所有的教会地产,即使暂时由普通教徒持有或被免除其他形式的税收,也必须支持“建造桥梁和必要的堡垒”的任务。20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类似的条款将一再重复。因此,822年麦西亚国王向坎特伯雷大主教颁布的法令称:
除了在与异教徒打仗时需要出兵、修建桥梁、修建或拆毁堡垒之外,我将把上述地产从所有的世俗徭役中解放出来,你们不需要再招待国王、主教、郡长、收税者、狗倌、马倌或饲鹰人等这些吃皇粮的人……21
就在克洛费肖会议召开10年之后,埃塞尔巴德去世。他的去世原因既匪夷所思又简单明了:他的侍卫刺杀了他。《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757年大事记中着重记述了他的死亡消息。但奇怪的是,这一条记录并没有直接涉及任何与麦西亚王国的瓜葛,而是讲述了关于西撒克逊国王基内伍尔夫(Cynewulf)死亡的史诗故事。22757年,基内伍尔夫废黜了西吉伯特国王,登上了王位,“因为西吉伯特的行为有失公正”。起初,西吉伯特还保留了汉普郡这块领地,不过后因他杀死了一位忠心耿耿的郡长而被没收。之后,基内伍尔夫将他赶进了威尔德地区(Weald)。他一直住在那里,直到一个猪倌在普里维特(Privett)的溪边将他刺死,这个人是为了替被杀的那位郡长报仇而来的。据编年史作者记载,基内伍尔夫经常同不列颠人大战。战争可能使他具有英雄般的地位,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统治上的安全感,所以即使多年以后,他也觉得有必要驱逐基内赫德(Cyneheard),也就是几十年前被废黜的国王(西吉伯特)的兄弟。基内赫德发现了基内伍尔夫的意图,便带领他的随从去了基内伍尔夫和他的情妇可能所在的地方。一场血战随即展开:基内伍尔夫重伤了基内赫德,基内赫德的侍从又杀死了基内伍尔夫。随后,基内赫德打算收买基内伍尔夫的侍从并提出条件,但遭到了他们的拒绝,“侍从们继续战斗,直到全部战死”。第二天早上,国王死亡的消息传开,他的其他侍从纷纷前往主人的出事地点。基内赫德试图躲在锁着的大门后面跟他们讨价还价,如果他们愿意把王国交给他,他们就将获得土地和金钱。而且,基内赫德说(进一步诱导),他们的一些亲属已经站在了他这方。侍从们反驳说,“没有亲属比他们的国王更加亲近了”。血战再次爆发,大门被打破,基内赫德被杀。“而在同一年,”这位编年史家继续说道,“麦西亚国王埃塞尔巴德在塞金顿(Seckington)被杀,遗体被安葬在雷普顿。”23
显然这里出现了一个抄写错误, 两位国王被杀的年份被混为一谈注12,但把两个故事并列来看是一种暗示。为什么要提埃塞尔巴德被杀之事?他是否也像基内伍尔夫和基内赫德一样,卷入了盘根错节的血海深仇之中?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答案,但是最近对这件事的一个看法较为合理:它将埃塞尔巴德之死与756年针对麦西亚的一次远征联系在了一起。这次远征由皮克特国王欧伊斯特(Onuist)与诺森布里亚国王埃德伯特(Eadberht)联合发起。740年,埃塞尔巴德入侵过诺森布里亚,当时埃德伯特正与皮克特交战。现在看起来,皮克特和诺森布里亚或许是盟友,决心共同打击麦西亚的势力。但是它们最终在纽伯勒(Newborough)附近的利奇菲尔德(很可能)被打败,麦西亚取得了胜利。但是(如人们所猜想的那样),要不是埃塞尔巴德成为最后赢家,这场战争就基本可以看作是他一年后死亡的不祥之兆了。24
埃塞尔巴德流亡多年,在位41年,确实不太可能仍然处于巅峰状态。在他那个时代,王位总是岌岌可危,任何一个国王均是如此。国王的封臣可能会保护他,但也可能会背叛他。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神灵可以一直“庇佑”任何一位国王。每个国王都需要提防暗杀行为。8世纪的诺森布里亚,尤其是756~800年间,有三名国王被谋杀(另外两名被废黜)。奥法除掉了所有可能阻挡他儿子继承王位的人,这也从侧面帮助他本人逃脱了被暗杀的命运。25现在需要对权力的本质进行仔细考量了。
10世纪国王所颁布的特许状中将奥法称为“英格兰国王”,甚至是“全英格兰之王”。但是在他的统治期里,他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称号,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可以或者有意获得这些称号。尽管如此,奥法一定自我感觉良好,这也不足为奇。他的名字——奥法,与传说中的昂格尔恩(Angeln)国王奥法(一个麦西亚王族中的人物,诗歌中也有记录)一致。作为国王,他的成就难以评估,因为我们缺乏当时编年史家的资料支持——鉴于研究诺森布里亚我们有比德,研究韦塞克斯有《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相比之下,我们缺少的东西就更多了。尽管如此,奥法统治时期的证据也足够丰富多样,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麦西亚时期的英格兰不是统一英格兰的前身,但毫无疑问,它已经与比德时期的英格兰迥然不同。
图4-1 奥法金币
奥法掌权是在法兰克卡洛林王朝(Carolingians)取代墨洛温王朝(Merovingia)(理由是最后一位国王“一无是处”)的6年之后。此次法兰克王国权力交替的标志是新国王丕平(Pippin)于751年在苏瓦松(Soissons)举行了加冕礼,而主持加冕礼的正是美因茨的大主教卜尼法斯。3年后,教皇为丕平的两个儿子查理曼和卡洛曼(Carloman)举行了涂油圣礼,从而表明了教会对丕平发动政变上台的最终认可。大约在同一时间,丕平通过重铸法兰克硬币来彰显自己的权威。其银含量恢复到原来水平,铸造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且每一枚硬币都刻着国王和铸币厂的名字。奥法继位后不久也进行了类似改革,但也存在一些差异——麦西亚硬币上刻着国王和铸币者的名字,而不是铸币厂的名字,而且明显可以看出麦西亚硬币的设计更加自由。
奥法在位时期,虽然比德没有记录他的统治,但他至少有37个铸币人可以从侧面为我们提供一些信息。26他们主要在伦敦、坎特伯雷和伊普斯威奇从事铸币活动。这些铸币人的设计非常具有创新性,他们做的很多工作弥补了我们缺少当代麦西亚历史学家记录史料的缺憾。首先,铸币厂的位置是重要的。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麦西亚王国境内曾经建有铸币厂。作为一个内陆的王国,麦西亚没有港口,所以其贸易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经牛津进入汉姆维克(Hamwic)是一条途径,但是远远不够。因此,能够控制肯特至关重要,但到了8世纪60年代,肯特连同坎特伯雷铸币厂一起都落入奥法之手。当地统治者痛恨麦西亚的扩张,起兵反抗以期重新获得独立。虽然这些人在776年的奥特福德战役(Battle of Otford)中取得小胜,但几年内便以失败告终。拥有繁华的伊普斯威奇镇的东盎格利亚王国,对奥法来说是另一个重地。如此,奥法便将女儿嫁给东盎格利亚国王埃塞尔伯特以施加影响,他似乎还获得了铸币的权力。埃塞尔伯特试图摆脱岳父的统治,这从硬币上可以看出,埃塞尔伯特在他统治的后期斗胆在硬币上铸上了“REX”(王)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