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6章 上帝的国度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我说的是事实,埃德加国王(Edgar)推崇基督教并修建了众多修道院,这是英格兰受上帝祝福和振奋人心的时刻。他的王国在和平中蓬勃发展,这里只有永久居住的人民,没有维京军队的入侵。这个岛上的威尔士国王和苏格兰国王都拜见过埃德加一次,8个国王在同一天聚在一起——臣服于埃德加的统治。

——阿尔弗里克(Aelfric),《圣斯威森传》(Life of St Swithun)1

11世纪初期,恩舍姆修道院(Eynsham)院长阿尔弗里克认为国王的基督教职责应该与其世俗职责紧密相连。他明白,英格兰因岛国的特殊脆弱性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并且从793年林迪斯法恩遇袭那一刻起,不列颠群岛的“土著”就陷入了随时遭遇“外来”军队海上袭击的恐惧中,许多“外来人”随后在此定居。尽管937年埃塞尔斯坦在布鲁南堡的胜利成为韦塞克斯王权北移的转折点,但阿尔弗里克坚持其国王绝不该因此骄傲自恃,而是要时刻保持警惕。但另一方面,正如阿尔弗里克所看到的那样,在埃德加国王的统治下,英格兰确实进入了黄金时代。

954年,维京人建立的约克王国衰败,维京人这场卷土重来的入侵仅仅持续了30年,其中埃德加在位17年。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这些年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弗兰克•斯滕顿(Frank Stenton)在其力作中做出的结论也印证了这一现象:“这是埃德加统治才能的标志,其在位期间缺乏需要记录的事件。”2盎格鲁-撒克逊的编年史家记录道:“在埃德加的时代里,事情大有改观。”3那么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考虑一下埃德加当上国王后的情况,考虑埃塞尔斯坦创建新王国时的性质,以及在国王埃德蒙(939~946)、埃德雷德(946~955)和埃德威格(Eadwig,955~959)迅速继位之后的状况——这最终都需要埃德加来巩固和壮大。4



图6-1  伊利的圣徒埃塞尔思里思(Aethelthryth),来自《圣埃塞尔沃尔德祈祷书》(Benedictional of St Aethelwold)



图6-2  国王埃德加坐在圣埃塞尔沃尔德和圣邓斯坦(St Dunstan)之间,选自《修道准则》(Regularis Concordia)

国王一直控制着自己的领土,并且每年通过在自己看中的地点举行集会来彰显自身的权力。由于担心这样的会议会被解释为早期议会或原始议会,因此几十年来,历史学家们一直在避免使用“贤人会议”(witan)这个词来指代这样的集会。然而,最近的史学重新引入了这一术语,因为很明显,某些要事实际上要征得国王身边智者的同意才能进行,或者说需要在“贤人”的陪伴下才能进行。5人们认为王朝的“常规”集会,不管是对于制定新法律还是授予土地来说都不是一个足够权威的场所,对于如此重要的事情,需要一个更有代表性的“智者”集会。此外,有时即便没有要事处理,这种盛大的权威展示似乎也合乎情理。



图6-3 《圣埃塞尔沃尔德祈祷书》中的温切斯特主教圣斯威森

埃塞尔斯坦的贤人会议为其赢得美誉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点并不令人惊讶:埃塞尔斯坦王国的规模前所未有,这意味着必须找到新的途径使国王能够经常与来自边远地区的郡长保持联系。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埃塞尔斯坦的贤人会议具有的特征与一位抄写员(历史学家称之为“埃塞尔斯坦A”)有很大的关系,他在任职期间(928~934或935)似乎特别喜欢起草长长的见证者名单。6但选用这样的抄写员也彰显了埃塞尔斯坦喜欢大摆排场。因此,埃塞尔斯坦是第一位被刻在硬币上的英格兰国王,并且很可能是第一位戴王冠的国王,加冕仪式固起源于此。7埃塞尔斯坦定期在圣诞节、复活节或圣灵降临节举行集会,这些节日既适合举办加冕仪式和盛宴,也适合安排王室事宜。

埃塞尔斯坦集会规模盛大,有时约有百名贵族参加,其中许多人因此长途跋涉。国王基本上不会亲自前往各地去见“他的人民”,而是希望其他贵族前来参见他。他们也的确欣然从命:一位或两位大主教与一众主教、修道院院长、郡长和当地的贵族一同参加。威尔士的诸王可能也会出席;斯堪的纳维亚人名字的数量也同样引人注目。这样的集会无疑是为了抹平人们在上个世纪因战乱冲突产生的创伤,使他们对新政权充满信心,但这个战略有其风险:埃塞尔斯坦的好大喜功刺激了人们的不满情绪,并可能随时爆发,布鲁南堡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

然而在布鲁南堡之前,埃塞尔斯坦贤人会议制定的法律彰显了埃塞尔斯坦对法律和秩序的关注。8这些法典至少有6部,记录了10世纪的各位国王,并且其中揭示的立法过程表明,埃塞尔斯坦在治理他新扩大的王国时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即便没有证据表明(在埃德加统治时期之前)有国王为丹麦地区立法做出尝试。最常见的问题显然是盗窃,其惩罚十分严厉。如果赃物的价值在8便士以上,盗贼必定会被处以死刑,但处死方式根据被告人的地位和年龄会有所不同,可能会采取石刑、溺死或绞刑。尽管这些处罚看起来十分残酷,却不会滥施于人——因此衡量过后,埃塞尔斯坦将施用死刑的年龄从12岁提高到了15岁。他与身边的“贤人”讨论过后得出结论:处死15岁以下的年轻人太过残忍……并且他发现自己忽略了其他的判罚。9因此,埃塞尔斯坦的一部分立法是与“他的主教、郡长和地区长官”持续商议的结果。例如,伦敦和平公会(peace-guild)章程就表明了地方与王室博弈的结果。10

埃塞尔斯坦的立法也表明了他坚信自身就是基督教国王,因而也是上帝的代表:

现在你们(郡长)要遵从我向上帝所做的保证,若有违抗必定会遭受痛苦……你们不仅要好自为之,也要训诫那些惹怒上帝以及背叛我的人。11

冒犯上帝就等于违反埃塞尔斯坦国王所立的法规,冒犯之人就是死后也逃脱不了惩罚。他的《格雷特里法典》(Grately Law code,大约930年)首次提到了有关教会墓地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冒犯之人不允许被埋葬在其中:

凡是违背誓言,并因此臭名昭著的人,将永远无权宣誓,也不得在死后埋葬在教会墓地,除非他教区的主教见证了他为忏悔而苦苦修行,并宽恕了他的罪行。12



图6-4 《圣埃塞尔沃尔德祈祷书》中描绘 圣枝主日注16祈祷场景的扉页

主教与国王之间新的合作关系在10世纪的改革运动中显现成效,但君权神化永远不会成为防止权力瓦解的坚强堡垒。埃塞尔斯坦在939年去世时,任何认为英格兰是统一国家的看法都是不现实的。约克重新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直到954年才被完全占领。而在更远的南方,英格兰成为统一国家的观念尚未被接受。这一概念对于卡洛林人(法国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也很难被(德国的)奥托尼安人(Ottonians)认可,尽管在政治上显得并不明智,王室还是给每个王子提供相同的待遇(有时是按照长幼顺序),这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在英格兰,埃塞尔斯坦身无子嗣,这暂时缓解但并没有彻底解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