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6章 上帝的国度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决这个局面:埃德蒙和埃德雷德,这两个(短命的)同父异母的兄弟继承了埃塞尔斯坦的王位,他们两人都专注于恢复约克王国,但是在埃德雷德去世的955年(约克投降后的第一年),分崩离析重新出现。具体情况已经很难知晓,但从《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埃德威格和埃德加兄弟间的权力划分:埃德威格的权力基础在韦塞克斯,埃德加的权力基础在麦西亚。埃德威格在959年去世,这为埃德加提供了成为唯一统治者的机会,正如《编年史》所说,埃德加成为“不列颠之王”。13

人们一直认为,埃德加继位时继承了一个王国,这个王国成立于长者爱德华和他的妹妹埃塞尔弗莱德的统治时期。这是他们的成就(人们早就这么认为),曾经被维京人夺去的土地重新回到手中,韦塞克斯的行政手段可以(或已经)被运用于新征服的领土。因此,“丹麦法区五城镇”很快就被分成了几个郡,并由郡长负责管理。这些郡设有议事机构(正如后来的立法确实表明的那样),每年召开两次会议。同时每个月还要举行百户会议,各百户(每个百户面积有100海德,根据惯例,一海德土地可以养活一个家庭)负责本区域的治安。百户长还需要去追捕犯罪之人,将他们绳之以法,并处以罚款,惯犯则很可能会被放逐。

这个古英语王国的行政效率毋庸置疑。它的行政体系经过反复验证,不仅在克努特征服英格兰后得以保留,甚至在1066年诺曼征服后依然延续,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各郡边界直到1974年才有可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14但是正如最近所争论的那样,该体系的起源也许并不像长久以来所认为的那样久远。有新证据表明,这些在韦塞克斯推行已久的体系,准确来说,是在埃德加统治时期(这段时期也远远不是平安无事的和平时期)才最终被系统地推行到了英格兰各地。15而正是该时期的特殊环境才使之成为可能,即英格兰没有再遭受到维京人的入侵。对于长期定居在此的丹麦人来说,为埃德加所用之人都必定忠诚于他:“在我生命延续的每一天,我就是你们真正的主,我对你们感到十分满意,因为你们是如此渴望和平。”16恰恰是这种罕见的和平时期为将那些已在韦塞克斯经受了反复验证的行政体系推行到其他地区提供了机会。

这种和平需要精心维护。当然,维京人入侵是上帝给犯下罪行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所带来的惩罚。因此,基于信众纳捐的祷告成为他们的第一道防线。尽管人们相信祷告的力量,但无论是阿尔弗雷德、爱德华,还是埃塞尔斯坦都没有着力对维京人破坏的重要祷告场所——大教堂进行修复。许多教区由此消失,尽管我们无法获知精确的数量,但能够确定的是许多教会财产都落入了外人手中。在某些情况下,出于战略思考教会的土地会被交换,但更多的时候,尤其是在诺森布里亚和英格兰中部地区,大量的教会土地遗失并且从未被收复。但是,在埃德加统治时期,许多修士在国王的支持下决定终止进一步的异化,并试图使修道生活重回比德时期的黄金时代。国王的虔诚、典范或劝诫不再是保障王国安全的唯一力量。埃德加统治下的和平时代不仅促进了行政改革,并且确定了“全职”祷告者,时时刻刻为保卫王国、维护统一和稳定、抵御入侵而努力。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运动通常被称作10世纪的修道院改革,然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误称:它并不是一场彻底改变修道院生活状况和目标的运动,也没有重新定义国王和王后为人民的庇护者以及人民与上帝的沟通者。但是,与许多革命运动一样,它并不宣称自身为改革:从《圣本笃准则》(Rule of St Benedict)来看,其公开的意图是要回到过去。在这场运动中,“修道院”取代了早期的“大教堂”,并重点强调习惯的统一和未婚修士的祷告(到后来已婚修士的祷告才受到重视)。

10世纪修道院运动的灵感主要来自于欧洲大陆,这里堪比著名的“改革”热地,从勃艮第的克卢尼修道院(Cluny)到卢瓦尔河畔的弗勒里修道院(Fleury)(当然远不止这些)都进行了改革。在10世纪,英格兰与欧洲大陆的联系极其密切,婚姻联系众多(不仅仅局限于“政治联姻”),这极大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交流,并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17例如,法国的路易四世由埃塞尔斯坦王室抚养长大,后来与奥托一世的妹妹格伯加(Gerberga,埃塞尔斯坦同父异母妹妹伊迪丝的妯娌)结婚。英格兰修道院运动的三大领袖之一邓斯坦(格拉斯顿伯里和坎特伯雷教堂的大主教)曾被驱逐(好像是因为他对埃德威格国王的私生活表达了不满),在伯爵阿努尔夫一世(Count Arnulf I)的帮助下去往根特(Ghent)避难。阿努尔夫的母亲是阿尔弗雷德大帝的女儿。阿努尔夫将邓斯坦安置在了新圣彼得修道院,并委托其院长乌莫尔(Womar)照顾。阿努尔夫去世后,奥托的妹妹格伯加成为阿努尔夫儿子的摄政者,这为她向乌莫尔捐赠一事(以为阿努尔夫灵魂祷告为由)铺平了道路。后来《编年史》记载了他的去世(他似乎曾访问过温切斯特),乌莫尔因此在英格兰极负盛名。然而,并非所有的修道院关系都如此复杂;他们也不应忽略英格兰宗教运动的特殊背景。

我们必须从东盎格利亚讲起。这里曾经建有最负盛名的修道院[例如伊利和伊肯(Iken)],并且拥有两个主教辖区[分别可能在埃尔汉姆(Elmham)和邓尼(Dunwich)]。到9世纪,所有的修道院和主教辖区都已销声匿迹,在维京军队入侵和定居在此之后,修道院生活的痕迹荡然无存。但到了917年或918年,长者爱德华收复了东盎格利亚,并于932年任命他的同族埃塞尔斯坦为郡长。埃塞尔斯坦的影响力不可估量,因此被人们称为“半个国王”。他和妻子都坚定地致力于恢复东盎格利亚的教区主教和修道院生活,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未来的埃德加国王由埃塞尔斯坦一家抚养长大,也因为他的老师正是修道院改革的推动者埃塞尔沃尔德[格拉斯顿伯里修道院的修士、阿宾登修道院院长,后来成为温切斯特大主教]。在邓斯坦被流放期间,埃塞尔斯坦辞去了郡长一职(或被迫离开),隐居在格拉斯顿伯里的修道院,并对其给予了资助(他也资助过阿宾登修道院)。他的儿子埃塞尔温(Aethelwine)继承了东盎格利亚郡长一位,与其父亲一样致力于修道院改革。继埃塞尔沃尔德和邓斯坦之后的第三位改革者是奥斯瓦尔德,他起初任伍斯特的主教,后来成为约克的大主教。奥斯瓦尔德回到英格兰后,于965年在拉姆西(Ramsey)一块埃塞尔温母亲所赠的地产上创建了弗勒里修道院(因藏有圣本笃的遗体而极具影响力),并在这里度过了对其影响深刻的6年时光。18

埃德加在成为国王时,就已经接受了令人敬畏的“正确秩序”教育。埃塞尔沃尔德可能是他的老师,而邓斯坦则是他养父的朋友。后来的资料将埃德威格国王(埃德加继位前的国王)描绘成了行为放荡之人(也可能不是),他在加冕礼当天的淫秽好色(与两个女人鬼混)与埃德加的高尚品格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并不是说埃德加完全没有婚姻丑闻,而是他(似乎)具有埃德威格缺少的场合意识。国王的个人道德决不能与他对王国事务的处理相混淆,而埃德加毫无疑问十分清楚自己国王的身份,也清楚如何做才能使新派修士支持、推崇和捍卫他的统治和王国。

在10世纪,祷告不是(或者不仅仅是)虔诚的祈求。它蕴含着一股力量(无论好坏),现在很难被完全理解。正义的祈祷为国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